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

台東神農宮簡介
神農宮主祀神農大帝,同祀神有黃帝、池府千歲、關聖帝君、伏羲大帝、地藏王菩薩、中壇元帥、三歲爺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、濟公菩薩等。供前來善男信女膜拜,庇佑平安。
本宮坐落於台東市寶桑路三七0巷,緣起約民國四十年間(公元一九二五年間)由呂川德先生迎香火至民權里自宅內奉祀,迨其逝世後,改奉鄰宅。由於神農大帝屢顯神跡護佑鄉里,香火鼎盛信徒日增。民國五十七年首任主任委員謝木桂先生等大德,集資買地建木造廟宇。復因神威庇護,於民國六十一年,第二任主任委員吳浩先生等籌資擴建,六十四年間完成,為單殿硬山式傳統建築,是日張燈結綵建醮慶成謝土,祈求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。
歷三十年後,廟宇有所損壞,於民國九十四年,第三任主任委員李壬癸先生集結眾人力量,重整廟身,圓滿無礙,是為今日之廟貌。
神農由來
古稱「三皇五帝」:三皇為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農氏、皇帝軒轅氏;五帝則為少昊金天氏、顓頊高陽氏、帝嚳高辛氏、帝堯陶唐氏、帝舜有虞氏。神農大帝稱炎帝,為古代天、地、人三皇之一的地皇。除「炎帝」的稱謂,被世人尊稱為「藥王」、「五穀(谷)王」、「五穀(谷)先帝」、「先農」、「先帝爺」、「藥仙」、「藥王大帝」、「開天炎帝」、「田祖」、「先嗇」、「栗母王」等諸多名稱。神農大帝為少典之元子,母方登為有蟜氏之女,望有龍威而生神農。帝生於厲鄉,長於姜水,故為「姜」姓。神農接帝位後,定都於陳(今河南開封),後遷徙於魯(今山東曲阜)。在位一百二十年,崩葬於湖南長沙。自清朝雍正時期,詔令各府州縣擇地設「先農壇」,以紅質金字作先農之神位,年年由地方官率農民致祭,天子亦在京城舉行「祈農」之祭。
神農起源記載
記載神農大帝的傳說起源甚早,《詩經‧小雅》;「琴瑟擊鼓,以御田祖,以祈甘雨」。《毛傳》:「田祖先槍也」《易經‧繫辭》「神農氏作,斫木為耜,揉木為耒,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」。《管子‧形勢》:「神農教耕生穀以致民利」。《白虎通》「古之人皆食禽獸肉。至於神農,人民眾多,禽獸不足,至是神農因天之時,分地之利,製耒耜,教民農耕」。《太平御覽》引《周書》「神農耕而作陶」。《史記‧補三皇本紀》「神農始嘗百草,始有醫藥」。《世本》「神農和藥濟人」。《淮南子》「嘗百草之滋味,水泉之甘苦……一日而遇七十毒」。
神農嚐百草以治黎民,創耒耜奠農工基礎
相傳神農大帝為世人親嚐百草,一日之間遇七十毒,百死百生,共得三百六十物,後世承傳為書,謂之「神農本草」,以醫治黎民病痛。又,首創木製的,被認為是農業器具發明之始。其次,教導百姓耕種的方法,他命百姓把穀種收集,然後播在開墾過的田土上,百姓遂照此方法耕植五穀,「五穀王」、「五穀大帝」之美稱也源自於此。且,神農在位時,樹立市集規模,提倡「日中為市」及「互通財貨」的市場交易制度,並教人採桑種麻織成布帛、發明陶器,使初民生活大為改善。因此,農民、藥商、醫生均奉之為主神,並立廟敬祀。 現在各廟宇所祭祀神農大帝的神像,多為頭角崢嶸,袒胸露臂,腰圍樹葉,赤手跣足。神農大帝神像的手上,拿著串串金黃色的成熟稻穗,彰顯其護國佑民精神。神農大帝有白、黑、紅三種不同的「臉色」,據說與他嘗百草有關。每年農曆的四月二十六日為神農壽誕,奉祀神農大帝的廟宇都會在這一天舉辦隆重祭典。